四川: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与执法 切实推进“土壤保卫战”

时间:2017-08-11 来源: 作者:

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川省工作方案》,四川省工商局牵头规范化肥、农药、农膜、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生产、销售,强化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近日,四川省工商局、省发改委、公安厅等8部门对全省农资市场监管与执法情况进行了全面督导,保障公众健康和改善全省土壤环境,切实推进“土壤保卫战”。

  此次督查了解到,全省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严格规范农资市场主体登记注册行为。目前,全省共有农资市场主体88671户,其中肥料经营主体23204户、农膜经营主体10601户、农药经营主体24089户、兽药经营主体6885户、饲料经营主体24736户。年报公示期间,全省工商系统严审农资经营者的主体资格,对资质条件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依法责令改正。截至7月12日,共取缔农资无照经营33户,取缔农资无证经营27户。

  同时,各职能部门突出农资商品抽检工作,根据全省农资供需时节、地域、特点等,有针对性地制定农资质量抽检计划,协调生产、销售农资的抽检范围,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全省工商、质监、农业三个部门共抽检肥料、农药、农膜、兽药和饲料7284批次,5361批次合格,合格率73.06%。其中,巴中市工商部门对经销不合格农资商品经营户,列入三部门重点抽检目录,直到监测结果合格为止,对经营户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日常监管中,各市州以农民群众投诉举报突出的、监管发现的、新闻媒体披露的、信用差的农资商品和经营者为重点,强化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凉山州没收违禁高毒农药303公斤、收缴销毁失效兽药42公斤,受理举报案件43件,立案查处11件。乐山市质监局开展了以农资打假为重点内容的“质检利剑”春风行动,强化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的行为。巴中市工商部门全面清查不合格同批次的农资商品,共对5批次34吨不合格农资商品作出退市处理。遂宁市工商部门充分发挥信用监管机制在市场监管中的基础作用,强化信用约束,引导农资经营主体守法经营。攀枝花市工商局邀请农资产品专家在全市范围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全面整治农资经营行业。截至7月12日,全省共查处假冒伪劣农资案件307件、虚假广告案14件、商标侵权案4件、违规生产销售农资案265件。

  近年来,四川省各市(州)工商局积极引导农资企业向规模化、正规化、连锁化方向发展,广泛开展市级农资经营示范店建设。其中,广元已培育广元市农资公司、广元邦力达农资有限公司等农资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农资连锁店农资商品销售量占农资销售总量的80%以上。巴中市发展连锁网点214家,覆盖了78%的乡镇。达州市工商部门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对农资连锁经营企业设立全资或控股的配送中心和门店,可持总部出具的文件直接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注册,免于办理工商登记核转手续。巴中市工商部门以门店执行国家法规政策、店面规范化程度、销售规模、消费者投诉等为主要量化考核指标,有组织、有计划开展农资经营示范店创建活动,计划创建30个农资经营示范店。目前,全省共有连锁农资经营主体7146户,市(州)级农资经营示范店1834家。

  此外,全省加强农资市场案件查办,严防大面积土壤污染事件发生,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全省共查处农资案件1275件,案值580.645万元,罚没金额448.84万元,挽回经济损失436.64万元。

  下一步,该省工商局将继续加强农资主体市场清理整顿和农资市场日常监管,开展好下半年农资商品抽检工作,逐步推进农资连锁经营和农资经营示范店创建活动,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从严查处农资违法案件,确保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有效推进。

政讯通•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