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泥沟”变“致富园” 特色种植鼓起村民钱袋子

时间:2022-06-20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作者:佚名

   摘要:其乃巴格村发展香梨、洋葱、恰玛古等特色种植产业,延展集采摘、深加工等于一体的大棚果蔬产业和近郊休闲旅游业,让村民鼓起了钱袋子。

  “这几天,我卖了一茬牛角蜜甜瓜,每公斤12元,卖了近1000公斤,收入还不错。”近日,在大棚里忙碌的新疆库车市比西巴格乡其乃巴格村农民艾合买提·吐尔迪擦着汗说。

  艾合买提·吐尔迪有两座温室大棚,通过特色种植,每年可带来7万余元收益。在其乃巴格村,像艾合买提·吐尔迪这样通过特色种植增收的村民有630余户。其中,32户村民利用特色种植发展起了采摘游、体验游等旅游业和深加工产业。

  “我们村原来被一条河沟包围,经常臭烘烘的,土地盐碱大,只能种点粮食,大家要挣钱就得去城里打工。”65岁的村民阿卜力克木·艾克木说,2002年他家年收入还不到4000元。

  为摆脱困境,村党支部决定带领村民发展香梨种植,可由于香梨管理要求严格、见效慢,村民积极性不高,村干部就带头种植。三五年后,香梨有了效益,村民才跟着种植,随后村里成立了香梨合作社。

  尝到甜头的村民一发不可收,700户村民紧跟着市场发展起了蔬菜种植,种洋葱、恰玛古、韭菜、芹菜等。

  “2008年,我们的香梨卖到了深圳;2014年,我们的恰玛古卖到了北京。这几年,我们一年上一个台阶,扎扎实实地延伸产业链,发展了集育苗、采摘、深加工等于一体的大棚果蔬产业和近郊休闲旅游业,人均年收入2万余元,真正让村民享受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村党支部书记阿力木·居马笑着说。

  2021年,其乃巴格村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新建100余座果蔬、花卉大棚。阿力木·居马带领几名党员一边四处拜师学技术,一边带头修建水泥路、搭建钢架蔬菜大棚,帮助村民解决各类难题。

  同时,村干部结合本村土质情况,引进彩虹西瓜、袖珍红宝西瓜等品种,经过一年试验,成立彩虹西瓜种植合作社。目前,彩虹西瓜种植面积50余亩,成为一项新的特色产业。

  产业做强了,生活富裕了,村民爱美了,户户通了柏油路,家家门口有了路灯,村里还建了12处小游园,实现了“村在画中,人在景中”的梦想。

  “现在跟以前可不一样了,‘烂泥沟’变成了‘致富园’,村民们靠产业鼓起了钱袋子。”村民努尔古丽·艾则孜自豪地说。(龚喜杰 李道忠)

  

  

  


原文链接:https://www.cfsn.cn/front/web/site.newshow?hyid=46&newsid=84675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