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 清溪村:“三塑三培”赋能新“山乡巨变”
【基本情况】
清溪村地处湖南省益阳市谢林港镇,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乡土文学巨匠、斯大林文学奖获得者周立波先生的故居所在地,也是其文学著作《山乡巨变》《山那面人家》等小说的创作背景地,被誉为“山乡巨变第一村”。该村面积9.5平方公里,现有村民小组60个,人口7222人,其中党员263人。近年来,清溪村立足本地文脉资源、自然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三塑三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新篇章。
【主要做法】
1、坚持文化“塑魂”,培树文旅融合新标杆。清溪村因人而名、因文而兴,始终注重保护好、传承好文化资源,推进文化旅游融合。一是建好“标志性”文化项目。运用市场化机制,高标准建设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收集入藏签名版图书近5万册;隆重推出中国当代作家文学成就展,高质量建成王蒙、莫言等21家清溪书屋,形成全国唯一以当代著名作家冠名的书屋群落;建设国版链文化产权(益阳)综合服务基地,打造辐射中南六省的文学版权交易中心。二是办好“沉浸式”文学活动。成功举办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启动和新时代文学实践点授牌仪式、2023年中国作协作家活动周、中国文联影视艺术名家走基层等活动,每月邀请一位知名作家、艺术家、茅盾文学奖或鲁迅文学奖得主到清溪村开展主题活动;开展“到清溪去读书”大学生“文学之乡”游学活动,吸引复旦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学生来清溪村读书打卡。三是搭好“多元化”融合平台。打造以立波红色文化为纽带的14个特色景点,培育“文化+研学”新业态,开通长沙至益阳的高铁冠名文旅专列,与携程、喜马拉雅等文化领军企业达成战略合作,线上推介清溪书香民宿、文学资源。清溪村已成功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游客人数突破120万,吸引400多名“新农人”“土专家”返乡创业。
2、坚持产业“塑根”,培育乡村发展新引擎。清溪村注重运用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赋能做好“土特产”文章,为乡村发展固根基、强引擎。一是强化科技驱动。与湖南师大刘少军院士团队合作,建设鱼苗繁育基地40亩、垂钓基地100亩、稻鱼种养示范基地1050亩;与官春云院士团队合作,建设千亩高油酸油菜与水稻轮作示范基地;与上市公司国联水产合作,建设小龙虾种繁科研示范基地2100亩;聚力打造“国联水产小龙虾”“合方鲫”“清溪高油酸油菜”等农产品品牌。二是强化数字带动。在总面积3000余亩的“清溪智慧生态农场”,可通过手机APP进行远程管理、远程投料;在“水稻+生态种养”无人农场,建设虫情灯、气象站、土壤墒情仪、水位仪等田间智慧管理系统,远程控制进、排水阀开关,实现智能管理;在智能农机管理平台,实现农机无人作业、远程操作,推进耕、种、管、收各环节数字化。三是强化项目推动。做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联水产的小龙虾及水产品加工项目,冷藏库储藏能力达15000吨,建成2个生产车间、6条小龙虾生产线,年销售收入5.6亿元,解决就业2000人。做优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味芝元的预制菜加工项目,建成水产品初精加工、冷链物流中心、电商中心现代化厂房等项目,打造“中央厨房”餐饮标杆,带动周边就业2600人,人均务工收入达4.8万元。
3、坚持治理“塑形”,培植和美乡村新形象。清溪村不断加强乡村建设和村民服务,以现代化治理手段,塑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形象。一是筑牢“组织网”。创新“党建+治理”机制,推行村级集体事务由“村民提议、村委审议、代表决议、小组实施、村务监督”的“五步工作法”,广泛发动村民参与村级自治,对村级项目质量、资金拨付、福利发放、财务开支等事项实行全程阳光操作,其过程和结果在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上通报。二是织密“服务网”。近年来,共完成乡村道路硬化58公里,安装路灯78盏,改厕1017座,完成2100米溪流整治和278户村民污水处理,完善垃圾收转运系统,美化村舍458座,拆除和改造棚屋300余栋。选聘德高望重的“乡贤”,配备到每个村组“网格”,及时掌握民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村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党群连心网”工作,实施文明创建党群积分制管理,从人居环境、移风易俗、党群连心等三个方面,分解细化48个小项考核积分内容。2023年以来,妥善解决低保、救济、帮困等民生问题370多起,均得到群众认可。三是扎紧“安全网”。建设900多个摄像头,并与雪亮工程、天网工程融合,村民通过手机民情直通车就可反映诉求,实现视频巡逻、视频调解、视频信访、视频法律咨询,做到治安巡逻全天候、治安防控全覆盖、服务管理全方位。2023年以来,全村没有发生一例“黄赌毒”案件、一件强行参工参运行为、一起缠访闹访事件、一个刑事案件和重大治安案件。
【取得成效】
一是乡村面貌更美了。该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村民住房通过统一改造成为湖湘风貌特色农民新居的典型代表,成功创建省、市两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成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二是群众腰包更鼓了。2022年,该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万元,超全省平均水平2.2万多元。2023年,村集体经济资产达3000余万元,全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20万元,同比增长20%。三是乡风民风更淳了。该村坚持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不断擦亮“文学清溪、文旅清溪、文明清溪”三张名片,文学润心、文化铸魂使村民展现出新时代新风貌,成为和谐共生、和睦共处、和乐共享的现代化新农村。
【案例特点】
清溪村坚持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立足“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智慧乡村展示平台、田园养生体验基地”发展定位,走“乡村+文学+旅游”的特色产业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一轴两核五廊六村”的发展格局,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区、现代农业改革示范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
一是坚持文化“塑魂”,培树文旅融合新标杆。清溪村因人而名、因文而兴,始终注重保护好、传承好文化资源,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先后建设了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和以当代著名作家冠名的21家清溪书屋等标志性文化项目,成功举办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启动和新时代文学实践点授牌仪式等活动,积极推进文旅融合,促进返乡创业。
二是坚持产业“塑根”,培育乡村发展新引擎。与刘少军、官春云等院士团队合作,引进国联水产、味芝元等公司发展水产、休闲食品加工等产业,聚力打造“国联水产小龙虾”“合方鲫”“清溪高油酸油菜”等农产品品牌,有效带动群众就业增收。
三是坚持治理“塑形”,培植和美乡村新形象。筑牢“组织网”,创新“党建+治理”机制,广泛发动村民参与村级自治。织密“服务网”,充分发挥乡贤和网格作用,及时掌握民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全方位服务群众。扎紧“安全网”,做到治安巡逻全天候、治安防控全覆盖。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agri.hunan.gov.cn/agri/xxgk/gzdt/sxdt_1/202412/t20241219_3353080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