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错价不是借口,网购达人教你如何智斗商家!

时间:2024-08-08 来源:食安内参编辑部 作者:

在电子商务日新月异的今天,网购以其便捷性、多样性和价格透明度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在这个看似透明的市场中,当商家以价格标错为由试图取消订单或要求消费者申请退款时,消费者的权益如何得到有效保障?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法制宣传员将深入解析这一问题,并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一份详尽的维权指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根据《价格法》及其实施细则,经营者在进行商品销售和提供服务时,必须明码标价,确保价格信息的准确无误。价格标错虽然属于标价失误,但一旦标价被消费者接受并下单,商家就有义务按照标价履行合同

当商家以价格标错为由拒绝发货并要求消费者退款时,其行为是否构成价格欺诈成为关键。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如果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时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这里的欺诈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故意误导消费者、虚假宣传等。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在价格标错的情境中,如果商家明知标价错误却故意不更正,或在消费者下单后才以标错为由拒绝履行合同,这种行为很可能被认定为价格欺诈。一旦构成欺诈,商家需按照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的三倍进行赔偿;若该赔偿金额不足五百元,则按五百元计算。

面对价格标错引发的纠纷,消费者首先可以尝试与商家进行友好协商,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如果协商无果,消费者可以向电商平台投诉商家的行为。也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或相关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关注小政,更多食安知识等您了解。

食安调查【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招聘食安调研员,关注食品安全,舆情动态,依法维权,行业促进,欢迎您加入010-57744787010-56212737

3调研中心

政讯通•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