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健康系统扎实推进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

时间:2022-06-07 来源: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市卫生健康系统多措并举,扎实推进“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走深走实,以实绩实效迎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丰富活动载体,让形式“活”起来

  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委系统各单位不断创新学习方式,丰富活动载体,推动教育活动生动起来、鲜活起来。

  一是持续开展“亮党组织、亮党徽、亮宣传”活动。通过在流调处置、核酸检测、发热门诊、定点医院等急难险重岗位成立党员先锋队、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定党员责任区等方式,引导党员当先锋、作表率,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严防死守、不留死角、不出漏洞。年初以来,已累计在急难险重岗位组建临时党支部36个。在援沪医疗队建立临时党委1个,党总支8个,党支部37个。广大医务工作者勇做战“疫”先锋,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全力夺取疫情防控全面胜利贡献自身力量。自5月15日以来,全系统各单位先后派出医务人员147批次,累计19592人次支援全市核酸大筛。天津医疗队援沪期间,积极参社区核酸筛查、方舱医院、亚定点医院、定点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工作,顺利完成援沪医疗任务。累计收治患者20374人,包括方舱医院17108人、亚定点医院3247人、重症监护病房19人;完成了社区17.6万人核酸采样任务。经治患者从1岁到99岁,18683名患者全部平安出院,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贡献了天津力量。

  二是深化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规范全系统在职党员深入居住地社区报到,完善回执制度,分级建立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全系统在职党员完成社区报到率达到95%以上(未完成报到均为一线工作人员或隔离休整医务人员)。各单位党员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领导,结合卫生健康工作实际积极服务社区核酸大筛、开展卫生健康知识宣传。委机关党员干部在社区报到同时,积极下沉社区入列轮值,主动做疫情防控宣传员,做好为群众答疑解惑,现场组织协调等工作。22名入列轮值干部累计为社区治理和服务提出“金点子”9个,认领群众“微心愿”5个,走访慰问困难群众16人,为群众办理好事27件。驻村帮扶干部也积极投身当地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勇担驻村干部责任,直接参与核酸检测一线工作,配合村两委一起高质高效组织完成村民核酸检测“大筛”工作。

  三是着力打造党建品牌。以深入贯彻落实《天津市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实行)》为抓手,在全系统广泛开展示范党支部创建申报工作,夯实基层基础,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示范党支部,开展学习交流,邀请示范党支部书记传授经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引领示范作用。委机关持续开展“话卫健‘津彩’谋奋进新篇”活动。各支部党员干部踊跃投稿,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实际,深入总结十八大以来的重大成就,畅谈工作中所思所感所悟。机关党委陆续推出15篇感言,分两期在“健康天津”微信公众号发布,并被学习强国平台、天津文明网等媒体转载。环湖医院脑血管病融合病房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助推医疗救治勇攀新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积极开展急危重症患者的取栓评估、手术与医疗救治,不分昼夜服务急诊大血管闭塞患者,大大降低了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残疾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邀请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神经科学首席专家吉训明教授定期进行临床医疗和科研工作指导。兼顾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实现“国家卫健委脑防委全国高级卒中中心AIS介入再通技术”连续两月排名全国前3名的好成绩,争创国内一流业绩。市三中心医院坚持以学科为平台,探索支部联动整合式工作模式,组织心脏、危重症、营养支部党员骨干全面开展了重症肺炎、急性心梗、心源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ECMO(体外膜肺氧合)救治攻关。医院ECMO治疗总例数和病种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特别是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党员团队为重症新冠患者进行ECMO治疗,救治成功率为100%。先进经验被湖北、山西、山东、河北等省市学习和借鉴。团队被评为天津市劳模集体荣誉称号,团队党员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二、深入学习宣传,让氛围“燃”起来

  聚焦形势政策,结合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营造活动氛围,凝聚奋进力量。

  一是广泛开展教育培训。将忠诚教育融入教育培训、宣传宣讲、专题学习研讨等各项重点任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开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网络专题班,累计培训500余人次。先后选派局级领导干部7人次参加各类专题培训班,进一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政治忠诚基础。组织区属公立医院50名党员领导参加全国县级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示范网络培训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水平。

  二是丰富宣传形式。委党委在市卫生健康委官网开辟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专栏,广泛先宣传各级各类先进模范先进事迹,发挥先进典型引领示范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见贤思齐、砥砺前行。配合天津卫视做好委系统主题教育的新闻宣传报道。与天津电视台都市体育频道联合,做好一线典型人物典型事迹的宣传拍摄,推出“五一”特别节目《医生,你辛苦了》。利用“健康天津”政务新媒体平台做好相关专题报道,并开设专题专栏,集纳相关信息报道。向市卫生健康系统各单位下发迎庆党的二十大主题社会氛围营造宣传图样,持续营造奋进新时代、建功新时代的浓厚社会氛围。全系统各单位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官网、电子显示屏等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知晓率。同时,通过向全体党员发放明白纸等方式,提高党员干部职工对活动工作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基本原则知晓率,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委团委坚持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坚决做到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在全系统各级团组织深入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广大团员青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广泛开展团史知识竞答、主题团日、先进典型事迹分享等活动,用心体悟先辈们奋起抗争、救国图强的青春力量,引导广大团员青年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政治性,始终做到不忘初心跟党走。南开医院邀请知名专家、中央党校党建部统战教研室主任王瑜教授进行网络授课,通过“酷学院”平台进行回放及测试,扩大学习覆盖面。市天津医院邀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团成员、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丛屹教授为全院党员干部作关于正确认识新发展格局的专题讲座,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本岗,争创一流。市人民医院围绕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讲述广大卫生战线工作者的工作、经历和体会,讲好身边事,用“小故事”支撑大道理,通过讲述优秀事迹、先进典型,积极展现新时代医务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廉洁奉公、履职尽责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担当。

  三、聚焦纾困解难,让成效“实”起来

  持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抓好“双线作战”,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群众正常看病就医需求。先后印发《天津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管控人员医疗保障工作方案(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的通知》、《市防控指挥部疫情防控组关于加强疫情期间群众就医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全面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群众医疗救治。各医疗机构急诊进一步加强急诊急救预检分诊,细化疫情期间流程,确保工作有效、有序、安全开展。保持急危重症患者医疗救治绿色通道畅通,不得因健康码异常、来自封控管控区和隔离点,以及核酸检测结果未出等原因影响患者救治。

  市儿童医院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政策前提下,紧紧围绕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做好就医保障,结合实际调整门急诊预检分诊流程,对来自开展大筛区域内,暂不能提供有效期内核酸阴性结果的,可先进行抗原检测,抗原回报阴性后方可就诊,就医后再进行缴费。患儿及家属就医后持就诊病历或者医院出具的出院证明即可顺利离开,充分满足我市及周边地区患儿就医需求。对于封控区、管控区儿童患者的救治,尤其是针对新生儿、各种儿童急危重症以及各种儿童意外伤害,医院坚持在疫情防控科学精准的前提下,做到医疗资源统筹规划,应急预案切实可行,诊疗分级响应迅速,为患儿提供及时、安全的医疗服务,确保患儿生命安全。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建立《“防范区”患者就医需求台账》,多措并举保障患者正常就医。合理规划门诊诊室的使用,加强预约号池管理,精细化设置不同科室出诊安排,合理调配医生出诊时间,做好门诊备班工作随时应对特殊情况。紧急改造产科七楼产科三病区为缓冲病房收治防范区患者,提供合理安全就诊环境,确保医疗救治有力有序,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市第一中心医院加强“老年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推动“老年患者护理服务工作试点病房”建设。开展24小时核酸检测预约人工接听服务,开设“老年人无扫码入院绿色通道”。开通了与27个省市自治区医保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方便异地来院就医患者。市安定医院深入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设置“助老服务点”,开通“无码入院服务通道”。增设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服务人员,协助部分有智能手机但不能熟练使用的老年患者进行入院扫码登记。将办理住院手续、医保手续、住院交费退费等功能进行整合,为老年患者提供优先办理一站式服务。设置号源预约不满回流号源池,转为现场号源机制,并为确有需求的特殊老年患者,采取措施满足患者基本就医需求。市急救中心不断优化服务,升级扩容通讯系统,全市语音专线达到8条,能够同时满足240路急救电话接听需求,全力以赴做好全市120急救电话的接听、受理、派车工作。关注听障和言语障碍人士急救需求。大力推广“一键报警”服务项目,解决听障和言语障碍人群突发急症无法拨打电话自主求救的难题,提供多渠道且便捷的呼救方式,为急救赢得宝贵时间。市卫生监督所强化巡查督导,出动卫生监督员300余人次,深入19家城市检测基地和17家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采集数据信息2500条,提出工作流程改进建议50余项,全力保障全市核酸大筛。


原文链接:http://wsjk.tj.gov.cn/ZTZL1/ZTZL750/BWCXLJSM9738/202206/t20220602_589513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