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警示教育动态】学科主任话廉洁(三)——受访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科主任 李红梅

时间:2022-06-08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按照医院《2022年医疗卫生领域廉政警示集中教育活动方案》要求,当前,医院全体党员干部职工集中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为确保教育活动取得实效,党建办公室(宣传科)开设“学科主任话廉洁”专题,与廉洁模范科主任面对面,畅谈廉洁从医。

  宣传科工作人员:4月1日,医院下发《2022 年医疗卫生领域廉政警示集中教育活动方案》,其中,涉及到“五个一”,您作为内分泌、风湿免疫科党支部书记,您是怎么做的?

  李红梅:作为党支部书记,此次全区医疗卫生和医保领域廉政警示集中教育活动方案4月1日一下发我就开始学习,让“五个一”活动心里有数,同时结合3月31日下发的《医院开展卫生健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一起学,我发现廉政警示集中教育活动为期40天,自治区卫生健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则要开展一年,这说明廉政警示教育活动是给专项治理工作打牢思想基础而进行的。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因此,我作为党支部书记,开展廉政警示集中教育活动不能盲目,更不能走过场,我采用先学习、再进行主题党日、查风险点、进行“双承诺”,最后开展组织生活会,这个流程让党员先学习有了概念,再开展活动有了认识,进而才能对核心工作查找风险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预判,最后在组织生活会上才能剖析自身,最终达到让党员对廉政警示教育入脑入心的目的。

  宣传科工作人员:在医疗行业,拿回扣,拿红包,“滥检查”的不正之风依然存在,作为科主任和党支部书记,平日里是如何教育和管理下级医师和党员的?

  李红梅:内科系统相较于外科系统,收到红包的情况少,因为都是慢病患者,但也不乏有些患者心怀感激,会给医生红包。我遇到有些患者会想方设法送红包,曾有一位患者趁我坐诊时藏在我沙发底下,还有一些有心的患者每逢节日就会在微信上发红包,对他们我往往会笑着说:“你是不是看不起人。我从医30多年了,这是医生的底线。”后来,我慢慢发现,我这么做的时候,患者更会死心塌地的找我看病,他们口口相传,对我的评价越来越高,科室的床位总是满满当当,我的心里既踏实又自豪。科室的年轻医生看到我这么做,他们也有了底线思维。

  宣传科工作人员:您从医30多年,对于收到患者或家属送的红包礼品,您是怎么做的?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的情?

  李红梅:那是2018年,一个70多岁老太太病情好转出院,她丈夫专门从固原赶来给我送红包,厚厚的一沓,应该有几千元,感谢的话说了几句,放下就走,我追出去人就不见了,我好不容易找到患者的现住址,几经周折,我才亲自把红包送到患者手中。医生要有职业操守,医学需要医德,就像人需要空气,鱼需要水一样,医德的好坏直接影响医疗质量的优劣,医生在工作中如果主动与病人接触,服务及时,态度亲切温暖,这将增加病人的信心和力量,使病人减少顾虑,减轻烦恼,这对病人的治疗和康复会起到医疗技术和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因此,医德是与医疗技术、与医疗质量密切相关的,是医之根本。

  宣传科工作人员:如果患者在诊疗过程中遇到困难,科室医生或者党员有没有主动帮助患者的事例?

  李红梅:我记得有个60多岁的患者门诊找我开药,交费时发现差50元,我就顺手把我兜里的50元给了他,考虑到他没钱坐车回家,就又把10块钱塞给了他,没想到这个患者回到家拿上钱就来找我,感动地红了眼眶:“你我一面之缘,我还要求您看病,您不仅借钱给我,还主动给我车费,我从没遇见过这样的大夫,真是太让我感动了。”就这一件小事,我和这个患者成了朋友,多年来,他只找我看病,逢年过节还会发个微信问候。其实,好的医患关系就是如此,医生多一份关爱,患者多一份感恩,医患关系就没那么对立。


原文链接:http://wsjkw.nx.gov.cn/ztzl/xbndsjqfjll/xxdt/202204/t20220421_346351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